硬件平臺
操作系統
內部硬件模塊
接口規范
電氣性能
環境規范
幾何及物理特性
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滿足以下功能:
通信功能
與服務器、工作站設備通信: 支持采用自定義TCP協議與服務器、工作站等設備進行通信,實現對服務器、工作站等設備的信息采集與命令控制。報文格式包括報文頭、報文體和報文尾三部分。
與網絡設備通信:
與安全防護設備通信: 網絡安全監測裝置與安全防護設備通信應支持通過GB/T 31992協議采集安全防護設備信息
事件上傳通信: 采用DL/T634.5104通信協議;網絡安全管理平臺作為服務端,網絡安全監測裝置作為客戶端;采用自定義的報文類型;TCP連接建立后,首先進行基于調度數字證書的雙向身份認證,認證通過后才能進行事件上傳;只與網絡安全管理平臺建立一條TCP連接
服務代理通信: 采用基于TCP的自定義通信協議;網絡安全監測裝置作為服務端,網絡安全管理平臺作為客戶端;支持多個TCP連接,至少支持4個;對未配置的網絡安全管理平臺IP地址發來的TCP連接請求拒絕響應
性能指標
相關閱讀:
新疆首個適應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需求的低碳示范園區日前建成投運。該園區由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規劃設計,旨在深入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驗證新興低碳節能技術在新疆的實際運用效果,以期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低碳生產發展經驗,服務新疆廣大企業用電客戶降本增效,推動“雙碳”目標在疆落地落實和新疆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新疆首個低碳示范園區位于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以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營銷服務中心計量基地(以下簡稱“計量基地”)為基礎進行節能化改造。該基地是全國電力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同時擁有“五線一庫”自動化電力計量裝置檢定流水線、多個電力計量領域高新技術實驗室、計量專業實訓場所等資源,承擔著新疆電網各類工程表計供應和電力計量專業人才培養重任,同時也是展示國家電網在疆開展民生計量工作成效的示范窗口。
為確保低碳示范園區運營能夠切實為新疆地區探索積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經驗,項目啟動前,國網新疆電力抽調各專業技術專家和工程建設部門人員組建項目組,專門負責推進相關工作。項目組專家一方面查閱國內外相關領域資料、實地走訪典型用戶,開展大量市場調研;同時與清華大學等國內領先的科研院校建立合作機制,研究園區低碳技術建設路徑,編制符合新疆區情的建設方案。
在園區硬件改造過程中,國網新疆電力對計量基地原有供暖、照明、綠化、供水等用能系統進行了全面節能化改造,共規劃建設了光儲直柔、直流用電示范、智慧路燈、智能澆灌、鍋爐煙氣深度余熱回收等11個節能子系統;同時利用AI技術,圍繞數據、技術、生態三個方面構建園區全景式數據分析、高效微網控制和碳排放模型,技術人員可通過對相關能效數據進行剖析,隨時調整生產經營計劃和節能降耗控制策略,讓園區生生產生活進入“綠色低碳可循環”模式。
“我們這次的項目是新疆范圍內首個系統性運用光儲直柔技術打造的,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節能低碳生產園區。核心技術亮點就是通過整合光伏發電和儲能技術來為園區提供清潔電能,同時還減少了傳統供電模式中的轉換損耗,進而實現低碳生產模式。”項目負責人、國網新疆營銷服務中心電能替代部主任王剛介紹。
據統計,低碳示范園區項目實施前,國網新疆電力計量基地2022年碳排放總量約為2086.6噸,改造后預計可實現年節電33.6萬千瓦時、節氣6.39萬立方,清潔替代電力56.25萬千萬時,年碳排放量有望下降四成左右。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