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平臺
操作系統
內部硬件模塊
接口規范
電氣性能
環境規范
幾何及物理特性
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滿足以下功能:
通信功能
與服務器、工作站設備通信: 支持采用自定義TCP協議與服務器、工作站等設備進行通信,實現對服務器、工作站等設備的信息采集與命令控制。報文格式包括報文頭、報文體和報文尾三部分。
與網絡設備通信:
與安全防護設備通信: 網絡安全監測裝置與安全防護設備通信應支持通過GB/T 31992協議采集安全防護設備信息
事件上傳通信: 采用DL/T634.5104通信協議;網絡安全管理平臺作為服務端,網絡安全監測裝置作為客戶端;采用自定義的報文類型;TCP連接建立后,首先進行基于調度數字證書的雙向身份認證,認證通過后才能進行事件上傳;只與網絡安全管理平臺建立一條TCP連接
服務代理通信: 采用基于TCP的自定義通信協議;網絡安全監測裝置作為服務端,網絡安全管理平臺作為客戶端;支持多個TCP連接,至少支持4個;對未配置的網絡安全管理平臺IP地址發來的TCP連接請求拒絕響應
性能指標
相關閱讀:
11月22日,大唐多倫15萬千瓦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大唐多倫煤化工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17.5萬千瓦項目在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正式開工。兩個項目將有效推動煤化工“低碳”“零碳”轉型,助力內蒙古自治區全面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基地。
據了解,大唐多倫15萬千瓦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是國內首個中大型風光離網制氫深度耦合煤化工科技示范項目,項目投產后,年制氫量可達7059萬立方米,通過以“綠氫”代替“灰氫”,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93萬噸,有助于煤化工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該項目將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壯大“風光氫儲”產業集群、建設國家級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綠氫耦合煤化工的研究可為內蒙古自治區和錫林郭勒盟開展大規模風光制氫、新型儲能技術攻關、推進綠氫產業化應用等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大唐多倫煤化工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17.5萬千瓦項目選用28臺單機容量6.25兆瓦發電機組,配備15%-4小時儲能,項目建成后,全年可提供綠能49690萬千瓦時,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容量替代比例可達87.5%,每年可節約標煤15.1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1.94萬噸。綠電替代項目將實現風力發電與燃煤自備電廠完全耦合供電,配套大型煤化工化學品生產企業,實現整體運行的安全穩定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助力地方能源結構調整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